大学出版社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到今天不足20年的历史,而绝大多数出版社都只有10多年的历史,到底是什么力量使它发展得如此迅猛?综观全体,具体剖析每家出版社,不难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凡业绩显著的大学出版社都是紧扣自己所在学校的办学性质,充分发挥本校、本社的特长和优势。同时又注意充分利用社会上最有影响力的力量,去开发稿源,策划选题,办出自己图书的特色,不断投放市场,扩大自己的影响。
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利用学校计算机人才和社会上有影响的计算机专家,同时又注意引进国外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最新知识,编写出版了计算机类科技图书500多种,其中畅销图书达340种,图书畅销国内外,曾一度占领了国内计算机图书市场的1/3-2/3,有力地支援了祖国的四化建设。由于办出了图书的特色,从1995年起,清华大学出版社迅速发展成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大户。再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充分利用北京外国语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编写出版了以英语为主体的30个语种的系列工具书、配套教材和英语系列读物,形成了国内独一无二的出书特色,近几年其出版的外语类图书占据了国内同类图书市场80%的份额,年销售额已达2.6亿元(仅《英汉词典》年销售额就达1.6亿元),利润4000多万元,位居大学出版社之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也是充分利用本校雄厚的师资力量,编写出版了各类专业、公共系列大学教材,显示了其鲜明的出书特色,单它出版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就被国内800多所高等院校所采用,深受大学师生欢迎,为推动高校的外语教学工作,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其年销售额亦超亿元,利润仅次于外研社,达3400万元。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出版古籍整理、国学丛书方面,利用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雄厚的出版资源优势,出版了大批弘扬传统,繁荣学术,面向未来,促进发展的精品图书,如《全宋诗》、《未来之路》、《联想为什么》,取得显著的两个效益,其年销售额也超越亿元大关。此外,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考研教辅类、经济类图书,复旦大学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古代社科类图书,天津大学出版社和同济大学出版社建工类图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电子科技类图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的法律教材与法律工具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财经类图书,上海医科大出版社、北京医科大和协和医科大联合出版社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各自出版的医药类、中医药类图书等等,都各自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外产生强烈反响,成为其他出版社无法取代的出书特色,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现代化建设,也为自己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和经济效益。
众师范院校出版社和广东高教出版社紧扣“师范”和教育这一属性,组织出版教育系列各个层次的图书,办得有声有色,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北师大出版社、东北师大出版社和广西师大出版社年销售额都超过亿元。
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展壮大为例,这个社成立于1986年11月,靠贷款28万元起家,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到今天拥有2000多万元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流动资金,有250多种图书获奖,其中有2种获国家级大奖,曾被国家评为“先进高校出版社”和“良好出版社”,1990——1994年在每年度的大学出版社订货会上,订货码洋都名列第一,1995——1997年每年订货码洋也都名列前茅。究其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该社紧紧扣住学校“师范”这一属性,充分依靠本校本社人才和学科优势,又注意组织国内一流的作者队伍,编写出版了一系列大专教育、成人教育、基础教育系列的教材教辅类图书,和以文史为主体各系列的珍稀史料、精品图书和通俗读物,使之不断成龙配套成为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拳头产品,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据了解,全国106家大学出版社,凡紧紧扣住所属学校的性质、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来经营编辑出版,办出特色,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壮大,他们出版的图书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广大读者的欢迎。从此一斑可以看出,大学出版社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创造和扩大本版图书的特色,才能更好地开创出两个效益最佳的新局面。